
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是国家最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和论文评价的文献源期刊之一,影响因子和被引总频次位居全国药学类期刊前列。是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优秀期刊和华东地区最佳期刊。被国际上CA、JA、EM、IG、BA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从1999年起接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6—2013年受到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示范项目资助;2006-2013年因影响因子列药学类期刊第一名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本刊请将论文发到zgylxtb8@163.com并按自动回复办理即可。本刊2012年最新论文查询请见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lxtb.aspx和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ylxtb.aspx”
PPI市场洗牌:石药首仿破局
时间:2025-07-29 14:37:57
在医药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质子泵抑制剂(PPI)领域正迎来新一轮洗牌。作为年销售额超15亿元的抑酸大品种,奥美拉唑注射剂的仿制浪潮近期因石药集团欧意药业的首仿获批而掀起高潮。这款最早于2008年国内上市、被誉为"胃病神药"的经典药物,其市场格局即将被13家企业的集体冲刺重新定义。
首仿破局:石药集团的战略卡位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开发的"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40mg)"获得国家药监局批件,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标志着企业在PPI赛道实现关键突破。艾司奥美拉唑作为奥美拉唑的升级版,通过特异性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能更高效阻断胃酸分泌。这一进展不仅填补了石药在消化系统用药领域的产品空白,更使其在即将到来的集采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艾司奥美拉唑属于第二代PPI药物,相较于第一代奥美拉唑,其代谢稳定性与抑酸效果均有显著提升。
13强混战:集采门槛下的生存游戏
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数据显示,奥美拉唑注射剂赛道已呈现"13进10"的白热化竞争。按照规则,参与报价企业超过13家时仅允许10家企业入围,这意味着近30%的淘汰率将直接决定企业能否分享这个15亿级市场。目前已知的竞争者包括华北制药、科伦制药等老牌药企,以及亚太药业、博森生物等新兴势力。这种"音乐椅游戏"式的竞争模式,促使企业必须在成本控制、产能储备、渠道铺设等方面提前布局,稍有懈怠便可能失去入场资格。
技术迭代:从仿制到创新的产业升级
当前PPI药物已形成清晰的代际划分:第一代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与第二代的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共同构成市场主力。石药选择艾司奥美拉唑作为突破口,反映出头部企业正从简单仿制转向高技术壁垒品种的战略转移。这种转变犹如赛车中的弯道超车,通过抢占技术制高点来规避低端价格战。而奥美拉唑本身的多适应症特性——包括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等临床需求,则为市场提供了持续的增长动力。
价格重构:集采机制下的价值再平衡
去年公立医疗机构销售数据显示,奥美拉唑已成为集采重点监控品种。随着更多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原本由原研药主导的价格体系将被彻底打破。参考第七批集采中克林霉素磷酸酯等品种的降价幅度,未来奥美拉唑类产品可能出现"万元变千元"的价值重构。这种变化对患者而言意味着用药成本的大幅降低,但对药企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在这场关乎市场重分配的竞赛中,石药集团的首仿地位犹如马拉松领跑者,暂时领先但不敢松懈;而后续13家企业的集体发力,则像自行车赛中的主车群,随时可能通过战术配合改变竞争格局。随着集采常态化推进,这个15亿级的抑酸药市场终将呈现"强者恒强、尾部出清"的终极形态,而最终的受益者,将是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