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是国家最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和论文评价的文献源期刊之一,影响因子和被引总频次位居全国药学类期刊前列。是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优秀期刊和华东地区最佳期刊。被国际上CA、JA、EM、IG、BA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从1999年起接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6—2013年受到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示范项目资助;2006-2013年因影响因子列药学类期刊第一名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本刊请将论文发到zgylxtb8@163.com并按自动回复办理即可。本刊2012年最新论文查询请见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lxtb.aspx和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ylxtb.aspx”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9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86/R
邮发代号: 26-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978
- 国内刊号:34-1086/R
- 出版周期:月刊
-
低浓度的哇巴因引起豚鼠心室肌细胞内钙增高的可能途径
目的观察哇巴因(ouabain,OU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酶解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负载Fluo3-A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术测定单个心室肌细胞[Ca2+]i的荧光密度,结果用相对荧光强度(FI-FI0)/FI0(%)表示,其中,FI0:给药前的荧光密度值,FI:给药后的荧光密度值.结果在正常台氏液及无钙台氏液中,OUA(1×10-9~1×10-6mol·L-1......
作者:熊晨;武彦昭;郭会采;王永利 刊期: 2007- 10
-
JAK/STAT途径调节瘦素诱导的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
目的研究瘦素对肝星状细胞(HSC)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活化转录因子(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在瘦素诱导的HSC胶原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ELISA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瘦素对人肝星状细胞株LX-2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蛋白合成以及JAK1、STAT3磷酸化状态的影响;采用Weste......
作者:牛丽文;曹琦;李俊;杨镇;王晓红 刊期: 2007- 10
-
转化生长因子-β1协同转录因子Snail促进乳腺癌转移
目的研究表明转录因子Snail是肿瘤转移重要的调节因子,但关于影响Snail调节作用的因素及相应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较少.该研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与转录因子Snail调节乳腺癌细胞转移潜能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乳腺上皮性癌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构建正义与反义Snail的腺病毒载体,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
作者:张阿丽;王全胜;钟亚华;陈刚;奚玲;谢丛华;周云峰;马丁 刊期: 2007- 10
-
超低分子量肝素抑制神经细胞内钙释放保护谷氨酸损伤原代培养大鼠神经元
目的探讨超低分子量肝素(ultra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ULMWH)对谷氨酸(Glu)诱导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建立谷氨酸(Glu)诱导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est23258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改变和检测凋亡细胞数.同时,采用Fura-2/AM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神经......
作者:于天贵;王韦玮;张庆柱;姬胜利 刊期: 2007- 10
-
丙戊茶碱预处理削弱大鼠关节炎痛觉过敏的脊髓机制
目的研究预先鞘内注射丙戊茶碱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热痛觉过敏的影响及其作用是否与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相关.方法实验采用大鼠右后爪踝关节外侧皮下注射CFA50μl致炎模型.①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n=8),生理盐水(normalsaline,NS)组:鞘内注射(intrathe-calinjection,it)NS10μl加皮下注射NS50μl;模型组:NSit加皮下注射CFA;单用丙戊茶碱......
作者:张艳兵;王丽娜;成浩;姚明;侯永恒;杨建平 刊期: 2007- 10
-
新型多胺缀合物NNAMB诱导B16细胞凋亡及分化作用
目的评价新型多胺缀合物NNAMB对B16黑色素瘤细胞诱导凋亡及分化作用.方法以MTT法、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酶标仪检测caspase-3、-8、-9的活性及B16细胞内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NNAMB在高剂量(>0.1μmol·L-1)下呈现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的抑制B16黑色素......
作者:谢松强;吴英良;程鹏飞;王敏伟;刘广超;赵谨;王超杰 刊期: 2007- 10
-
泼尼松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泼尼松对大鼠主要负重骨的影响以及所造成的骨质疏松症的特点,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予泼尼松按1、3、9mg·kg-1灌胃,每日1次,连续12wk.实验结束后取尺骨测定骨中羟脯胺酸(Hyp)、钙(Ca2+)、磷(P3+)含量;取胫骨做不脱钙骨切片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检查,取股骨测定骨的物理生长指标以及生物力学指标来观察糖皮质激素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对大鼠骨质的影响.结果与C......
作者:邹丽宜;吴铁;崔燎;许碧莲;刘钰瑜;张新乐 刊期: 2007- 10
-
起效时间与有效时间对药物依赖潜能的影响
药动学因素可以影响药物的依赖潜能.成瘾性药物起效越快,依赖潜能越大,其机制可能包括起效时间对药物欣快效应、强化效应以及精神运动效应的影响.延长药物的有效时间虽然可使动物自身给药反应率下降,但对药物依赖潜能的高低可能没有明显的影响.理解药动学因素与药物依赖潜能的关系将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以及新型药物的研发.......
作者:俞纲;宫泽辉 刊期: 2007- 10
-
病理状态HERG/IKr通道角色及中药干预的研究
HERG/IKr通道在心脏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许多病理条件下例如心肌肥厚、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HERG/IKr电流大小和通道动力学特性常发生改变.该文就疾病状态下HERG/IKr通道的改变及中药干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周宇宏;杨宝峰;李宝馨 刊期: 2007- 10
-
微创药理学与循证药理学浅述
微创医学的发展为微创药理学与循证药理学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药理学自身与相关学科的需要是建立与发展微创药理学与循证药理学的前提.该文对微创药理学与循证药理学的时代背景、一系列基本概念、意义、特点、与其它生命分支学科的关系、微创药理学与传统药理学的比较、微创药理学目前的应用、前景与急需解决的问题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韩蕾;李连达;贾天柱;周晓辉;李贻奎 刊期: 2007- 10
动态资讯
- 1 心肌细胞钙火花
- 2 p38MAPK/14-3-3γ通路在LPS预处理对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
- 3 CCK-8对LPS作用下巨噬细胞B7.1和B7.2表达及其协同刺激功能的影响
- 4 过山枫活性成分扁蒴藤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5 川芎嗪对肿瘤介导的血液高凝的影响
- 6 GABAA受体转运及其在神经性疾病中的作用
- 7 肢体缺血预适应保护远隔组织器官的应用研究进展
- 8 凝血因子XI作为抗栓防治新靶点的研究进展
- 9 赛庚啶对大鼠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 10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大鼠血管ACE2表达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11 姜黄素抑制磨损颗粒诱导炎性介质产生及作用机制
- 12 中药及其组分配伍的整合作用研究实践与进展
- 13 川续断皂苷Ⅵ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研究
- 14 HSP90C-端抑制剂新生霉素与HSP90N-端抑制剂联合应用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 15 α-维尼非林经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K562细胞凋亡
- 16 八肽胆囊收缩素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AP-1活性及IL-6表达
- 17 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抗骨质疏松作用及途径研究进展
- 18 女贞总苷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19 钙激动剂诱导心肌肥大转录因子的表达
- 20 海地瓜硫酸软骨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