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是国家最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和论文评价的文献源期刊之一,影响因子和被引总频次位居全国药学类期刊前列。是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优秀期刊和华东地区最佳期刊。被国际上CA、JA、EM、IG、BA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从1999年起接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6—2013年受到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示范项目资助;2006-2013年因影响因子列药学类期刊第一名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本刊请将论文发到zgylxtb8@163.com并按自动回复办理即可。本刊2012年最新论文查询请见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lxtb.aspx和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ylxtb.aspx”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9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86/R

邮发代号: 26-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978
  • 国内刊号:34-108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2015年第11期文章
  • 蛇床子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转染APP基因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更多神经元且减少神经元凋亡

    目的:通过转染APP基因于神经干细胞,研究蛇床子素对其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及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体外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干细胞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蛇床子素对转染APP基因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通过CCK-8法检测神经干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GSK-3β和β-catenin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Wes......

    作者:姚璎珈;孔亮;教亚男;李少恒;陶震宇;闫宇辉;杨静娴 刊期: 2015- 11

  • 延胡索乙素对小鼠坐骨神经CCI模型背根神经节Cav1.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胡索乙素对小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背根神经节Cav1.2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CCI组(C组)、延胡索乙素组(L组)。建立稳定的小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按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诱发和持续时间,又将L组分为诱导期组、诱导维持期组、长程低剂量组。诱导期组于疼痛诱导期......

    作者:姜海波;王军;苏建华;房铭铭;杨楠;杨家伟;万芬;肖杭;唐金荣 刊期: 2015- 11

  • 新型钌多吡啶配合物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钌多吡啶配合物的体内外抗肝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钌配合物2b;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水平;荷瘤裸鼠实验评价该配合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钌多吡啶配合物对多种人肝癌细胞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配合物2b对肝癌细胞Hep3B的作用明显,IC50为12.1μmol·L-1。2b可以有效地诱导Hep3B细胞凋......

    作者:梁金凤;李伟镇;李晓玲 刊期: 2015- 11

  • HIF-1α、ROCK-2、FoxM1在醋酸铅诱导PC12细胞损伤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Rho关联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hoassociatedcoiledcoilformingproteinkinase-2,ROCK-2)、叉头蛋白M1(forkheadboxproteinM1,FoxM1)在醋酸铅[Pb(Ac)2]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将PC12......

    作者:李永金;张谊;杨开勇;席可;李少邱;朱春雪;陈月芳;黄晓佳 刊期: 2015- 11

  • 钩吻总碱对肝癌细胞氯通道的激活作用

    目的探讨钩吻总碱对肝癌(HepG2)细胞氯通道的激活作用及对细胞容积的影响。方法活细胞图像法观察记录钩吻总碱作用后HepG2细胞容积的变化;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钩吻总碱对HepG2细胞膜电流的作用,通过细胞外灌流高渗液,氯通道阻断剂tamoxifen和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研究电流的生理学及药理学特性。结果细胞外灌流钩吻总碱50min,细胞体积减小(12.48±2.2)%(......

    作者:王海波;孙晓雪;邓志钦;吕瑞玲;赖周毅;孟龙;朱林燕;陈丽新;王立伟 刊期: 2015- 11

  • 基因重组心肌肌钙蛋白I融合蛋白的抗肿瘤效应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心肌肌钙蛋白I与人工短肽的融合蛋白(CIS)对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用MTT法观察CIS体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长的作用。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观察CIS对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用6种小鼠肿瘤异位可移植模型观察CIS在体内对肿瘤生长的作用。结果CIS对HUVEC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显示,CIS浓度为5、10mg·L-1时,新生血......

    作者:雷光强;刘朝阳;姜懿纳;李金萍;曹勤燕;李涛;刘凤鸣 刊期: 2015- 11

  • 甾醇类新药NSC67657诱导的HL60细胞单核系分化中β-catenin/ICAT蛋白差异表达及相互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甾醇类新药NSC67657诱导HL60细胞单核系分化中,β-catenin/ICAT蛋白的差异表达及相互作用,探讨NSC67657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10μmol·L-1NSC67657诱导HL60细胞分化,采用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评估细胞的分化方向和分化程度;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验证药物作用细胞前后β-cate-nin和ICAT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作者:王伟佳;张秀明;胡红霞 刊期: 2015- 11

  • 黄连生物碱降糖作用研究及构效关系初探

    目的:研究黄连治疗糖尿病的物质基础。方法考察了黄连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表小檗碱和药根碱)对自发性糖尿病小鼠KK-Ay的降糖活性。结果连续给予生物碱(225mg·kg-1·d-1,灌胃)40d后,小檗碱和黄连碱能明显降低小鼠空腹血糖值并改善糖耐量;表小檗碱控制体重增长作用强;小檗碱减缓了胰岛素(INS)抵抗;药根碱明显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降低丙二醛(MDA)水平。结论黄......

    作者:马航;胡慭然;邹宗尧;王德珍;叶小利;李学刚 刊期: 2015- 11

  • IL-17单克隆抗体对肺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7单克隆抗体(mAb)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特异性IgG组、IL-17mAb组,各组15只,后3组大鼠予以博莱霉素A5气管内注入构建肺纤维化模型,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气管内注入。后2组于d7、14、21分别给予非特异性IgG、IL-17mAb尾静脉注射,其余3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作者:刘理静;钱红;尹辉明;张平;王在岩;肖华 刊期: 2015- 11

  • 白藜芦醇降低ox-LDL诱导血小板ROS产生和PECAM-1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ox-LDL刺激血小板的ROS产生和PE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用ox-LDL刺激血小板,应用Westernblot检测PECAM-1、Sirt1的表达以及p38MAPK的磷酸化。用荧光试剂盒检测ROS水平。结果①ox-LDL刺激血小板时聚集率为14%,100μmol·L-1白藜芦醇抑制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50%。②白藜芦醇减少了ox-LDL诱导的ROS产......

    作者:孙杰;孙文佳;陈北冬;赵艳阳;鲍利;吴伟;齐若梅 刊期: 20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