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是国家最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和论文评价的文献源期刊之一,影响因子和被引总频次位居全国药学类期刊前列。是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优秀期刊和华东地区最佳期刊。被国际上CA、JA、EM、IG、BA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从1999年起接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6—2013年受到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示范项目资助;2006-2013年因影响因子列药学类期刊第一名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本刊请将论文发到zgylxtb8@163.com并按自动回复办理即可。本刊2012年最新论文查询请见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lxtb.aspx和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ylxtb.aspx”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9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86/R

邮发代号: 26-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978
  • 国内刊号:34-108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2016年第9期文章
  • 新疆两色金鸡菊提取物抗脂质过氧化及对糖尿病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比较新疆两色金鸡菊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体外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并考察正丁醇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体重、体内生化指标和主要脏器的影响。方法响应面优化提取两色金鸡菊总黄酮部位,提取液经石油醚萃取后,剩余水相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获得乙酸乙酯(EAE)和正丁醇提取物(BE)。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提取物抗脂质过氧化能力;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灌胃给予正丁醇提取物(0......

    作者:张婷;李慧芳;吕博;唐辉;姚新成;刘青广 刊期: 2016- 09

  • 耐吉非替尼的HCC827 GR细胞的高效诱导及其药理学特性

    目的:建立对吉非替尼(gefitinib)耐受的NSCLC细胞株,并观察其药理学特性。方法采用HGF和浓度递增的gefitinib处理HCC827细胞以诱导细胞耐药;MTT法测试细胞活力和药物敏感性;克隆形成和Edu染色验证gefitinib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qRT-PCR和Western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c-Met表达。结果HGF的使用可缩短HCC827GR耐药细胞的诱导时间;gefit......

    作者:钟磊;师健友 刊期: 2016- 09

  • 多吡啶钌配合物[(Phen)2 Ru(dppz)](PF6)2的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多吡啶钌配合物[(Phen)2Ru(dppz)](PF6)2的抗菌活性,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抑菌浓度(MIC)以及小杀菌浓度(MBC),测定无机配合物[(Phen)2Ru(dppz)](PF6)2的抗菌活性。为了阐明其抗菌机制,首先利用配合物自身荧光特性和核酸染料对DNA的竞争性结合所导致的荧光强度变化,以确定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然后通过DNA凝胶电泳,检测配合物与细......

    作者:刘汉杰;付彬;付爱玲;付琛 刊期: 2016- 09

  • 肺动脉高压时肺血管内皮间质转化相关miRNAs网络调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探索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时肺血管内皮间质转化(EndMT)相关miRNAs及其下游靶点的网络调控。方法利用文献挖掘PH相关基因及End-MT/EMT相关miRNAs。利用BiologicalGeneralRepositoryforInteractionDatasets(BioGRID)数据库得到基因相互作用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DIANA3、Mira......

    作者:张卫芳;熊爱珍;吴卫华;祝田田;邹小舟;刘汀;胡长平 刊期: 2016- 09

  • 乙醇对大鼠胃不同区域环行肌M受体和5-HT受体介导收缩反应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目的利用大鼠胃不同区域环行肌标本,研究乙醇对M受体和5-HT受体介导的收缩反应是否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方法制备大鼠离体胃底、胃体、贲门和幽门环行肌标本,观察卡巴胆碱(carbachol,CCh)或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诱发的收缩反应及乙醇的作用。结果体积分数为0.00005~0.0005的乙醇不影响CCh诱发的胃底和贲门环行肌收缩反应以及5-HT诱发的胃底和......

    作者:许文琪;张贺飞;都倩;赵静;夏红月;任雷鸣 刊期: 2016- 09

  • 特女贞苷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物质特女贞苷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CCl4制作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小鼠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并进行肝组......

    作者:胡冬梅;陆杨;房敏峰;王婧雯;文爱东 刊期: 2016- 09

  • 人参皂苷Rc、Re、Rf 和Rg1对药物代谢酶CYP1 A1活性诱导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c、Re、Rf和Rg1能否激活hAhR受体信号通路诱导CYP1A1基因及蛋白表达。方法利用前期实验室构建的pGL4.17-CYP1A1报告基因质粒、pcD-NA3.1-hAhR表达质粒与pRL-TK内参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检测人参皂苷Rc、Re、Rf和Rg1对AhR的转录激活效应;并利用Real-timePCR及Westernblot技术对人参皂苷Rc、Re、Rf和Rg1的......

    作者:李晗;王宇光;马增春;谭洪玲;肖成荣;汤响林;张伯礼;高月 刊期: 2016- 09

  • 含辅酶Q10的红曲胶囊对去卵巢合并D-半乳糖大鼠股骨的影响

    目的采用大鼠去卵巢合并D-半乳糖诱导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来评价含辅酶Q10的红曲胶囊对其股骨的骨药理学作用,并与雌激素己烯雌酚比较。方法3mon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ON),去卵巢组(OVX)、模型组(MOD),己烯雌酚组(DES)和红曲胶囊组(RYR),连续给药60d。实验结束时,取左侧股骨检测钙、磷和羟脯氨酸含量;取右侧股骨进行三点弯曲实验,然后用MicroCT进行......

    作者:吕思敏;于琼;司徒永立;孙金影;崔燎;吴铁 刊期: 2016- 09

  • 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的快速抗抑郁潜力与BDNF、p-eEF2的表达上调相关

    目的:筛选出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具有快速抗抑郁潜力并对其初始起效时间点及生物学机制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给药后24h进行小鼠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来初步筛选具有快速抗抑郁潜力的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给药30min后进行悬尾行为实验及给药2h后进行强迫游泳实验以测试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起效时间。Westernblot实验检测2h及24h小鼠海马区BDNF及p-eEF2蛋白的表达。结果单次给......

    作者:任荔;陶伟伟;柴毅;李守雪;王省;张煜萱;陈丽;夏宝妹;吴颢昕;陈刚 刊期: 2016- 09

  • 异可利定对大鼠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究异可利定对大鼠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阳性药维拉帕米组、异可利定(2.5、5、10mg·kg-1)组,共6组,每组16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并测定大鼠心肌缺血面积、心肌梗死范围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作者:汪红梅;马云淑;黄秋艳;孔淑君;王辉;邓林 刊期: 201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