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是国家最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和论文评价的文献源期刊之一,影响因子和被引总频次位居全国药学类期刊前列。是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优秀期刊和华东地区最佳期刊。被国际上CA、JA、EM、IG、BA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从1999年起接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6—2013年受到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示范项目资助;2006-2013年因影响因子列药学类期刊第一名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本刊请将论文发到zgylxtb8@163.com并按自动回复办理即可。本刊2012年最新论文查询请见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lxtb.aspx和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ylxtb.aspx”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9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86/R

邮发代号: 26-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978
  • 国内刊号:34-108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2007年第7期文章
  • 阿尔采末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新策略

    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精神功能衰退性疾病.近年来在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很大发展.该文就AD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面在近几年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金环;黄河胜;查向东;陈青峰 刊期: 2007- 07

  • 钾通道参与白藜芦醇对不同动物离体心房的负性变时作用

    近年的研究发现,虎杖提取物白藜芦醇(Res)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除具有抗氧化、抗炎、雌激素样活性、免疫调节及抗肿瘤及保肝作用外,其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倍受关注,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调血脂、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等生理和药理作用,但Res对心脏的负性变时作用机制与钾通道的关系尚未见报道.......

    作者:王桂英;张丽男;李乾;冯敬坤 刊期: 2007- 07

  • 快速测定cyp2d6*10等位基因类型的PCR法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经济的方法检测cyp2d6*10等位基因类型,研究其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建立新的PCR扩增法,并以经典的PCR-RFLP法与之对比,用所建立的新方法测定224份标本.结果两种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标本cyp2d6*10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与报道相似.结论所建立的新方法准确、简单,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遗传学依据.......

    作者:马涛;蔡卫民;卜莹;陈冰;周国华 刊期: 2007- 07

  • 大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复制方法初探

    目的采取单独或联合使用次黄嘌呤、尿酸酶抑制剂方法,观察受试动物大鼠血清尿酸的变化,探讨复制大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次黄嘌呤灌胃给药,尿酸酶抑制剂腹腔注射给药,分别测定造模后不同时段大鼠血清尿酸值.结果联合使用次黄嘌呤和尿酸酶抑制剂,各剂量组在造模后3h血清尿酸值均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黄嘌呤500mg·kg-1和尿酸酶抑制剂50mg·kg-1组血......

    作者:徐立;时乐;赵芳;谭秋薇;姚金梁 刊期: 2007- 07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