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是国家最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和论文评价的文献源期刊之一,影响因子和被引总频次位居全国药学类期刊前列。是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优秀期刊和华东地区最佳期刊。被国际上CA、JA、EM、IG、BA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从1999年起接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6—2013年受到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示范项目资助;2006-2013年因影响因子列药学类期刊第一名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本刊请将论文发到zgylxtb8@163.com并按自动回复办理即可。本刊2012年最新论文查询请见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lxtb.aspx和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ylxtb.aspx”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9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86/R

邮发代号: 26-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978
  • 国内刊号:34-108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2013年第12期文章
  • 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人乳腺癌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辽东楤木叶总皂苷(ETS)抗人乳腺癌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ETS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V-FITC双染法和PI单染法检测ETS对MCF-7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建立人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验证ETS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ETS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ETS可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ETS随剂量的增加,......

    作者:李凤金;毕明刚;武爽;牛雯颖;纪博硕;尤艳芳;肖洪彬 刊期: 2013- 12

  • 化合物IMM-H004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评价化合物IMM-H004不同剂量(1.5、3、6mg·kg-1)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四血管结扎法(4VO,20min)制作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前3天开始尾静脉注射给药(每天1次),参照25分评分法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用尼氏染色方法考察化合物IMM-H004对大鼠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病理损伤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Bax、Bc......

    作者:张玮;韩宁;胡金凤;高岩;陈乃宏 刊期: 2013- 12

  • 3β-双水杨酰薯蓣皂苷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梗死体积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3β-双水杨酰薯蓣皂苷元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3β-双水杨酰薯蓣皂苷元低(25mg·kg-1)、中(50mg·kg-1)、高(100mg·kg-1)剂量组和尼莫地平(20mg·kg-1)组,参照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cerebralanteryocclusion,MCAO)模......

    作者:王春燕;黄萍;张朕华 刊期: 2013- 12

  • HIV进入抑制多肽VIR576与TCR的相互作用研究

    目的VIR576为具有抑制HIV进入靶细胞活性的抗艾滋病多肽,我们发现其能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且可能是通过与T细胞受体(TCR)结合而发挥作用.本研究深入探讨VIR576与T细胞受体(TCR)相互作用,并确定其关键作用位点.方法采用荧光化合物标记多肽,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来检测VIR576与TCR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合成TCR跨膜序列(TCR-TMD)的核心多肽(CP),确定相互......

    作者:张瑞涛;李珉珉;李润明;张嘉杰;李晓娟 刊期: 2013- 12

  • 心悦胶囊对大鼠心梗后缺血心肌骨桥蛋白和腱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悦胶囊(xinyuecapsule,XYC)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后早期心室重构(ventricularremodeling,VR)心功能及缺血心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腱糖蛋白(tenascin-C,TN-C)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代谢途径探讨心悦胶囊可能......

    作者:张蕾;刘剑刚;张庆翔;董国菊;史大卓 刊期: 2013- 12

  • 硫化氢调控BDNF-TrkB通路诱导HepG2细胞阿霉素耐受性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sulfide,H2S)对HepG2细胞阿霉素(adriamycin,ADM)耐受性产生的促进及其机制.方法以NaHS为H2S的供体,体外培养HepG2细胞,CCK-8法检测ADM对HepG2细胞的IC50值,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HepG2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

    作者:黄圣旺;银晓刚;董琳 刊期: 2013- 12

  • 苦杏仁苷对IL-1β诱导后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对IL-1β诱导的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从1月龄SD大鼠椎间盘中分离软骨终板并培养,经鉴定后,随机分组为正常组、诱导组、苦杏仁苷10-2、10-3、10-4、10-5mol·L-1给药组,CCK-8法检测各组对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增殖的影响.Real-timePCR(RT-PCR)检测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1)、Ⅱ型胶......

    作者:牛凯;赵永见;姚长风;梁倩倩;李晨光;张宇;郑为超;王拥军 刊期: 2013- 12

  • 新型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Neu-p11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Neu-p11预处理组.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活性及心肌丙二醛(MDA)的含量,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Neu-p11预处理可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功能损害,减少血清中L......

    作者:黄靓;张弛;王汉群;向琼;佘美华;何平平;尹卫东 刊期: 2013- 12

  • 右旋美托咪啶通过Akt/Bad通路抑制异氟醚引起的新生大鼠海马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右旋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对异氟醚所致新生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与Akt/Bad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出生7d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Air+NS)、二甲基亚砜组(Air+DMSO)、LY294002组(Air+LY)、异氟醚组(Iso+NS)、异氟醚+Dex组(Iso+Dex)、异氟醚+Dex+LY294002组(Iso+Dex+LY).前3组吸入空气6h......

    作者:韩雪;胡楚文;李玉娟;廖朝霞;柳垂亮 刊期: 2013- 12

  •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幼鼠学习记忆及海马NR2B Tyrl472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七氟醚麻醉对幼鼠学习记忆及海马NR2BTyrl472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用♂SD幼鼠,日龄30~35d,体质量100~110g.行水迷宫训练4d后,随机分为对照(C组)、1%七氟醚(S1组)、2%七氟醚(S2组)和3%七氟醚(S3组)4组.其中,C组单纯吸氧3h,氧流量2.0L·min-1;S1、S2、S3组在与C组相同吸氧条件下分别吸入1%、2%和3%浓度的七氟醚.实验分两......

    作者:朱霞;朱贵芹;张励才 刊期: 201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