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是国家最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和论文评价的文献源期刊之一,影响因子和被引总频次位居全国药学类期刊前列。是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优秀期刊和华东地区最佳期刊。被国际上CA、JA、EM、IG、BA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从1999年起接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6—2013年受到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示范项目资助;2006-2013年因影响因子列药学类期刊第一名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本刊请将论文发到zgylxtb8@163.com并按自动回复办理即可。本刊2012年最新论文查询请见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lxtb.aspx和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ylxtb.aspx”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9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86/R

邮发代号: 26-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978
  • 国内刊号:34-108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2015年第9期文章
  • 拟黑多刺蚁醇提物抗抑郁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拟黑多刺蚁醇提物抗抑郁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拟黑多刺蚁醇提物通过乙醇提取得到。采用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等行为绝望模型和利血平诱导的抑郁模型观察拟黑多刺蚁醇提物抗抑郁作用。结果拟黑多刺蚁醇提物8、4g·kg-1剂量组均能明显缩短小鼠在TST和FST的悬尾不动时间和游泳不动时间(P<0.05);拟黑多刺蚁醇提物8g·kg-1剂量组可提高抑郁症大鼠体温和糖水摄取量(P<0.0......

    作者:韦桂宁;楚世峰;苏华;何飞;苏启表;卢文杰;陆国寿;黄周锋;谭晓;林霄;曾宪彪;韦宝伟;陈乃宏 刊期: 2015- 09

  • 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对照组(Con)和白藜芦醇组(30mg·kg-1,Res),每组15只。于缺血/再灌注后3h使用白藜芦醇或溶剂治疗,连用7d。脑缺血24h时,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检测病理变化,Longa评分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缺血半暗带皮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

    作者:余萍萍;王莉;唐凡人;周露玲;曾立;宋晓松;陈吉祥;杨琴 刊期: 2015- 09

  • 何首乌对泼尼松致大鼠股骨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改变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何首乌对泼尼松致大鼠股骨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改变的预防作用。方法6月龄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9组:空白对照组、泼尼松组、罗盖全组、何首乌30%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何首乌总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泼尼松连续灌胃21周建立骨丢失动物模型,药物预防组在给予泼尼松同时灌胃给予不同的药物。实验结束后,取右股骨进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察松质骨骨微结构及检测相关参数,并进行......

    作者:周满如;李近;吴敬开;曾小斌;陈景锋;崔燎;刘钰瑜 刊期: 2015- 09

  • 羟基积雪草苷对 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天胡荽羟基积雪草苷(madecassosidefromhydrocotylesibthorpioides,MHS)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SPF级昆明♂小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HS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blot法测定小鼠海马......

    作者:谭实美;韦玲;黄权芳;林兴 刊期: 2015- 09

  • 氯通道在阿霉素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氯离子通道在阿霉素诱导的低分化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及凋亡性容积减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氯电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活细胞图像分析法检测细胞容积变化。结果(1)阿霉素诱导CNE-2Z细胞凋亡;(2)阿霉素诱导CNE-2Z细胞发生凋亡性容积减小,细胞外灌流阿霉素2h,细胞容积减小约10%;(3)阿霉素可激活氯通道,产生一个有较明显外向优势的氯电流;(4)氯通道阻断......

    作者:刘梅;罗海;林嘉伟;魏燕;李媛;刘善文;孟龙;邹丽莉;朱林燕;王立伟;陈丽新 刊期: 2015- 09

  • 白藜芦醇对于小鼠败血症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从动物休克模型和细胞水平上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败血症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小鼠盲肠结扎穿孔诱导的败血症休克模型(CLP),研究白藜芦醇给药后的小鼠的存活率。然后利用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LPS损伤模型,采用反转录PCR(RT-PCR)、Real-timePCR检测细胞内源性TNF-α、SIRT1等的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

    作者:陈红英;冀雅静;吴丹;吴瑶;蒋维 刊期: 2015- 09

  • 干扰素诱导的双链 RNA 依赖性蛋白激酶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研究

    目的:构建表达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PKR)融合绿色增强荧光蛋白(pEGFP-PKR)真核表达质粒,并进一步研究PKR蛋白在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方法以pEGFP-N1为空载体,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EGFP-PKR,通过双酶切和直接测序两种方法验证重组质粒pEGFP-PKR是否构建成功。以能分泌完整HBV病毒颗粒子的肝胚瘤细胞株HepG2.2.15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重组......

    作者:王爱华;管世鹤;杨凯;张浩;孙蓓蓓;潘颖;沈继龙 刊期: 2015- 09

  •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 L1在氟西汀抑制大鼠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在氟西汀抑制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用野百合碱(60mg·kg-1)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用低剂量(2mg·kg-1·d-1)或高剂量(10mg·kg-1·d-1)的氟西汀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肺组织与肺小动脉形态,以及UCH-L1蛋白表达与核因子κB(NF-κB)核转位的变化。结果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压力升高、肺动脉......

    作者:王寒明;王怀良;艾秀丽;白洋;王韵 刊期: 2015- 09

  • 蛇床子素可能通过上调 PPARα和 PPARγ的表达减轻野百合碱所致大鼠右心室重构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野百合碱(MCT)所致大鼠右心室重构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Ost低剂量组(10mg·kg-1)和Ost高剂量组(20mg·kg-1)。后3组大鼠经颈背部一次性皮下注射MCT50mg·kg-1建立右心室重构模型,Ost低、高剂量组于造模后d1开始给药(ig,qd)。给药28d后称大鼠右心室自由壁重量(RV)和左心......

    作者:李叶丽;王颖婉;李意奇;王俊逸;杨丹莉 刊期: 2015- 09

  • 四物汤及其有效成分对大鼠肝脏主要药物代谢酶的影响

    目的:研究四物汤及其有效成分对大鼠肝脏P450酶的影响,从药物代谢酶角度为四物汤的配伍规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口服灌胃四物汤10g·kg-1·d-1及其有效成分果糖0.334g·kg-1·d-1,阿魏酸0.002g·kg-1·d-1,川芎嗪0.011g·kg-1·d-1,芍药苷0.022g·kg-1·d-1,连续给药1周后处死,用生理盐水灌流肝脏,制备肝微粒体,采用混合探针与肝微粒体体外孵育法考......

    作者:马增春;梁淼;赵佳伟;王宇光;谭洪玲;梁乾德;汤响林;肖成荣;高月 刊期: 2015- 0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