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是国家最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和论文评价的文献源期刊之一,影响因子和被引总频次位居全国药学类期刊前列。是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优秀期刊和华东地区最佳期刊。被国际上CA、JA、EM、IG、BA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从1999年起接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6—2013年受到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示范项目资助;2006-2013年因影响因子列药学类期刊第一名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本刊请将论文发到zgylxtb8@163.com并按自动回复办理即可。本刊2012年最新论文查询请见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lxtb.aspx和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ylxtb.aspx”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9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86/R
邮发代号: 26-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978
- 国内刊号:34-1086/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细胞因子类抗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剂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其重组产物在许多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成纤维细胞因子、脂肪细胞因子、肠道细胞因子和表皮细胞因子等相继被报道具有一定的糖尿病治疗作用,且较少产生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因此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更多药物选择。该文对细胞因子类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情况进行综......
作者:周庆峰 刊期: 2016- 06
-
tuftsin及其衍生物T肽的抗癌作用研究进展
tuftsin是机体脾脏产生的一段生理活性肽,其基本功能是刺激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提高促吞噬的能力;其对肿瘤细胞并没有直接杀伤效应,但可以通过增强效应细胞的细胞毒功能杀伤肿瘤细胞,在抗感染和抗肿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肽链短、易被水解的特性,至今难以成药而应用于临床。tuftsin的系列衍生物以及与其他药物联用却可提高其抗癌活性,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尤其是衍生物T肽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
作者:安映红;袁守军 刊期: 2016- 06
-
微小RNA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胃癌始终具有高发病率及死亡率,其发病机制复杂、多元化,涉及众多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改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可以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参与到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病理过程中。miRNA不仅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关,而且与胃癌细胞抗药性存在密切联系;此外,miRNA极有可能成为胃癌标志物,提供新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手段。该文主要介绍miR......
作者:毛玉娣;丁西平;王华 刊期: 2016- 06
-
人AS PP2重组腺病毒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对人ASPP2重组腺病毒制剂进行质量分析,并针对其关键质量特性建立质控方法。方法采用PCR法对重组腺病毒的载体结构特征基因E2B和目的基因ASPP2进行扩增,琼脂糖电泳进行分子量鉴定;采用UV-SDS法测定重组腺病毒的病毒颗粒数;采用组织培养半数感染剂量法(TCID50)测定重组腺病毒的感染滴度;采用Westernblot法对重组腺病毒感染靶细胞后目的蛋白ASPP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通过MT......
作者:王爽;许坚吉;刘晓霓;陈德喜 刊期: 2016- 06
-
组织自发荧光在大鼠心肌缺血实验中的应用
目的基于特定的荧光检测技术,探讨组织自发荧光在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实验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通过KodakFXPro活体成像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的自发荧光。通过荧光检测,比较正常大鼠和心肌缺血性损伤大鼠的心肌组织对应部位自发荧光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心肌缺血损伤后,损伤部位组织自发荧光信号明显增强,将荧光信号通过活体成像系统进行定量,与正常心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心肌组织在心肌缺血......
作者:李峰杰;张金艳;何萍;李贻奎;赵乐;郝伟;李连达 刊期: 2016- 06
-
麻黄-桂枝配伍对麻黄类生物碱、桂皮酸及桂皮醇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对麻黄-桂枝药对提取物、单味麻黄提取物和单味桂枝提取物中麻黄类生物碱、桂皮醇及桂皮酸的血浆药动学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中药复方配伍对药效成分体内过程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别灌胃麻黄、桂枝及麻黄-桂枝提取物,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麻黄类生物碱、桂皮醇和桂皮酸的浓度,采用DAS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SPSS13.0对两组的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黄-桂枝组中去甲......
作者:卫平;陈飞龙;马钦海;任孟月;罗佳波 刊期: 2016- 06
-
三黄汤对3 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黄汤(SHD)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高糖高胰岛素(含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发生胰岛素抵抗,给予对照药物罗格列酮(Ros)或不同浓度SHD干预24h,检测培养上清中葡萄糖减少(消耗)量、甘油和游离脂肪酸(NEFA)浓度以及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以2-脱氧-[3H]-葡萄糖摄入法观察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率;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
作者:刘庆丰;刘毅;焦正;李中东;施孝金;钟明康 刊期: 2016- 06
-
《2015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出炉,《中国药理学通报》4项第一
2015年9月,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2015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药理学通报》核心影响因子0.899,总被引频次3312,综合评价总分66.50,基金论文比0.96,4项指标均列我国药理学类期刊第1名。......
作者:黄河胜 刊期: 2016- 06
-
敬告读者
本刊免费全文开放存取网址:http://www.zgylxtb.cn;还可查阅http://yaol.chinajournal.net.cn(中国知网);http://zgylxtb.periodicals.net.cn(万方数据),及维普数据。从1999年起,本刊连续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资金资助。2006~2015年获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示范项目资金资助。......
作者: 刊期: 2016- 0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2015年基于炎症相关研究的资助项目分析
炎症是机体对病原体感染以及各种组织损伤等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是常见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几乎所有疾病的发展过程都存在炎症反应。该文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2010~2015年间基于炎症反应研究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调控与治疗等资助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天泰;姜威;王坚成;吴镭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低氧诱导因子-3α的研究进展
- 2 枸杞糖缀合物和糖链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 3 水芹总酚酸对2.2.15细胞HBV DNA、cccDNA的抑制作用
- 4 二氢杨梅素对高脂喂养ApoE-/-小鼠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影响
- 5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滋养血管新生的干预作用
- 6 人参皂苷Rg1的抗抑郁作用及对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 7 绿原酸跨细胞转运机制研究
- 8 腺病毒载体疫苗在恒河猴体内的长期毒性试验
- 9 藻酸双酯钠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防治作用的研究
- 10 LC-MS/MS法测定脑透析液中人参皂苷Rg1浓度及对其体内和体外探针回收率的考察
- 11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胃癌MGC803细胞G2/M期检查点Chk1与Chk2的影响
- 12 二硫代氨基吡咯烷对急性肺损伤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和弹性蛋白酶的影响
- 13 PSA及NCAM表达差异COS-7细胞的建立及PSA对COS-7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 14 头花蓼有效组分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在模式生物斑马鱼中的代谢研究
- 15 氨基甾体类肌松药拮抗剂sugammadex的研究进展
- 16 CRMP2可通过改善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
- 17 半边旗提取物5F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侵袭转移的影响
- 18 革皮氏海参总皂苷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 19 白藜芦醇通过拮抗hPXR对P-gp的影响
- 20 Ⅱ型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