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是国家最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和论文评价的文献源期刊之一,影响因子和被引总频次位居全国药学类期刊前列。是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优秀期刊和华东地区最佳期刊。被国际上CA、JA、EM、IG、BA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从1999年起接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6—2013年受到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示范项目资助;2006-2013年因影响因子列药学类期刊第一名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本刊请将论文发到zgylxtb8@163.com并按自动回复办理即可。本刊2012年最新论文查询请见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lxtb.aspx和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ylxtb.aspx”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9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86/R

邮发代号: 26-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978
  • 国内刊号:34-108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2018年第6期文章
  • 高糖对肾小球系膜细胞BKCa-Orai1信号复合物表达与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中,钙库操纵钙内流(SOCE)的主要通道蛋白Orai1与其下游信号分子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的物理性与功能性相互作用,及其在高糖环境下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法(co-IP)检测Orai1与BKCa相互作用;利用钙成像检测SOCE引起的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变化;利用DiBAC4(3)作为荧光指示剂,检测SOCE引起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免疫蛋白电泳法检测......

    作者:杜鹃;闫德俊;杨云云;陈硕;魏圆;沈兵 刊期: 2018- 06

  • 红景天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HUVEC)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UVEC细胞,分为正常组、OGD/R模型组、Sal给药组,建立OGD/R损伤模型;细胞进行12、16、20h3个时间点O......

    作者:苏燕青;汪旭雯;王颖峥;宋百颖;林昱;黄鑫;洪桂祝 刊期: 2018- 06

  • 力学环境对骨折早期骨折端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目的探究骨折早期力学环境对大鼠骨折端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及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股骨骨折模型,以不同刚度系数的外固定架予以固定,分为对照组、高刚度外固定架组和低刚度外固定架组.术后当天和2周拍摄X线片,术后6周取患侧股骨,予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于术后2、6、10、14d取骨痂组织,RT-qPCR检测Runx2、Osterix(OSX)及Sox9转录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

    作者:李颖;黎立;李俊玲;张俊忠;王世立 刊期: 2018- 06

  • 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 A1?6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研究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A1?6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来自安徽省不同区域222例汉族肿瘤患者血液样本,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测患者UGT1A1?6基因型.结果222例汉族肿瘤患者UGT1A1?6基因型具体分布情况为:UGT1A1?6野生型(GG)159例次,占总例次71.62%;突变杂合型(GA)52例次,占总例次23.42%;突变纯合型(AA)11例次,占总例次4.......

    作者:栾家杰;刘俊;汪琳;朱艳虹;周德喜;左坚;徐振宇 刊期: 2018- 06

  • 黄芩素对BCRP介导的人乳腺癌MCF-7/MX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cancerresistanceprotein,BCRP)介导的人乳腺癌MCF-7/MX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的逆转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黄芩素对MCF-7/MX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耐药逆转作用;Westernblot法检测黄芩素对MCF-7/MX细胞BCRP、p38MAPK、p-p38MAPK、核因子NF-......

    作者:付乃洁;王畅;朱迪颖;刘临红;张慧丰;师锐赞;张明升 刊期: 2018- 06

  • 新型登革病毒RNA聚合酶小分子抑制剂Z1降低登革病毒复制和感染的研究

    目的筛选新型的登革病毒RNA聚合酶抑制剂.方法大肠杆菌原核表达DENV2RNA聚合酶蛋白NS5RdRp.SPR高通量筛选小分子化合物库,寻找与NS5RdRp蛋白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CPE、LDH和空斑实验在细胞水平上验证化合物的抗病毒效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化合物对病毒RNA合成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复制中间体dsRNA以及病毒蛋白合成;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化合物对病毒蛋白合成量的影响;时......

    作者:郭颂欣;何士俊;黄翠红;姚新刚;刘叔文 刊期: 2018- 06

  • 循环微囊泡miR-27 a参与脑缺血小鼠血脑屏障紧密连接损伤的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脑缺血小鼠循环系统中,循环微囊泡miR-27a对血脑屏障紧密连接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离心超滤法分离缺血2h脑组织上清液中微囊泡,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微囊泡形态,并检测微囊泡直径.在脑缺血2h模型基础上,股静脉注射5mg·kg-1微囊泡,TTC染色观察缺血脑组织梗死体积;HE染色检测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5变化;Westernblot检测oc-......

    作者:吕燕妮;付龙生;钱贻崧 刊期: 2018- 06

  • 虫草素对MPTP诱导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虫草素(Cor)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MPTP制备PD小鼠模型,Cor(2.5、5.0、10.0mg·kg-1)预处理灌胃给药.旷场、转棒和爬杆实验检测小鼠的运动能力;HPLC-ECD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DA含量、TH阳性细胞数和凋亡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MAPK信号通路......

    作者:樊逸云;唐培宸;顾欣霞;张鑫;孙莹;余伯成;张晓燕;葛晓群 刊期: 2018- 06

  • 外泌体源性RNAs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主动分泌到胞外的纳米级别囊泡,内含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与靶细胞接触后释放内容物,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等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负载miRNAs、mRNAs等多种核酸类活性物质,在转录后水平调控神经元的分化发育、突触的可塑性以及CNS疾病的形成与发展,如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成瘾等.因外泌体源性RNAs具生物学活性......

    作者:区锦莹;李婵;李汉成;周玉婷;罗超华;莫志贤 刊期: 2018- 06

  • 黄酮类化合物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食物及植物中的一大类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发现其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调节血脂等作用.黄酮类化合物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产生氧自由基相关的酶类、抑制脂质过氧化、下调炎症因子、环氧合酶活性、激活AMPK和转录因子-κB等信号转导通路等.该文对黄酮类化合物调控心血管系统作用及其机......

    作者:李旭光;方莲花;杜冠华 刊期: 201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