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是国家最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和论文评价的文献源期刊之一,影响因子和被引总频次位居全国药学类期刊前列。是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优秀期刊和华东地区最佳期刊。被国际上CA、JA、EM、IG、BA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从1999年起接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6—2013年受到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示范项目资助;2006-2013年因影响因子列药学类期刊第一名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本刊请将论文发到zgylxtb8@163.com并按自动回复办理即可。本刊2012年最新论文查询请见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lxtb.aspx和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ylxtb.aspx”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9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86/R
邮发代号: 26-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978
- 国内刊号:34-1086/R
- 出版周期:月刊
-
腹外侧视前区5-羟色胺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作用
目的通过腹外侧视前区(VLPO)微量注射5-羟色胺酸(5-HTP)、非特异性5-HT受体阻断剂麦角新碱(MS)和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观察5-HT在VLPO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VLPO双侧分别微量注射小剂量5-HTP(0.5μg,0.1μl)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无明显影响;而双侧注射大剂量5-HTP(1.0μg,0.1μl)使大鼠......
作者:章功良;何延龙;王烈成;赵乐章;张瑾;钟明奎;张景行 刊期: 2003- 08
-
盐酸阿扑吗啡对大鼠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阿扑吗啡对大鼠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盐酸阿扑吗啡(4.32、2.16、1.08mg*kg-1),于d1和d8将♂大鼠单独投入观察笼中与♀大鼠进行交配实验,观察♂鼠的扑捉、射精潜伏期及20min内扑捉♀鼠次数及射精次数,并在给药后d4和d8取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中黄体生成素(LH)、垂体催乳素(PRL)、睾酮(T)、及雌二醇(E2).结果盐酸阿扑吗啡(4.......
作者:符健;王玉芳;邝少轶;王世雄 刊期: 2003- 08
-
大黄酚对小鼠记忆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分析
目的研究大黄酚对AlCl3致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分析.方法以AlCl3(60mg*kg-1sc,7d)造成小鼠记忆障碍模型,采用小鼠避暗试验和跳台试验,观察大黄酚(10、1、0.1mg*kg-1ip,15d)对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于d16对各剂量组小鼠进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浆和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测定.结果大黄酚各个剂量组......
作者:沈丽霞;李淑娟;张丹参;董晓华;武海霞;李炜 刊期: 2003- 08
-
茶多酚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端粒酶的抑制作用及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
目的探讨茶多酚诱导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作用和在体外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MTT法和活细胞计数法测定茶多酚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PCR-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细胞形态学变化和DNA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结果茶多酚体外对肝癌BEL-7404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采用浓度为0.2和0.1g*L-1的茶多酚作用48h后的细胞出现DNA梯......
作者:黎丹戎;张玮;唐东平;张丽生 刊期: 2003- 08
-
蝎毒提取物对受损神经再生与修复过程的影响
蝎毒(scorpionvenom,SV)是全蝎的主要药效成分,包括蛋白组分和非蛋白组分,其中占多数是蛋白组分,亦是发挥药理活性的主要成分.我室对马氏钳蝎SV的研究发现,SV中一种相对分子质量9000左右的组分有较强镇痛作用,我们称它为SV-A组分[1].本实验通过蛛网膜下腔给予小镇痛剂量的SV-A,观察对大鼠神经痛病理模型受损神经恢复过程的影响.......
作者:李宁;王尊哲;韩慧蓉;张广学;吕欣然 刊期: 2003- 08
-
地尔硫(艹卓)对大鼠心肌梗死后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地尔硫(艹卓)是一种近年来开始应用的苯并硫氮(艹卓)类的短效钙通道阻滞剂(CCAs),可通过阻断细胞壁中L型钙通道而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降压等作用.本研究欲通过建立大鼠的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地尔硫(艹卓)对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9(MMP-9)及胶原的影响,探讨地尔硫(艹卓)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赵雅琳;刘闺男;滕雅轩;刘季军;陈晓光 刊期: 2003- 08
-
基于重心频率和复杂度分析的大鼠睡眠分期比较
目的研究能对大鼠睡眠进行准确快速分期的技术途径.方法通过慢性埋置电极采集自由活动大鼠的皮层脑电和海马电位,原始信号经过去噪声重采样以后进行重心频率和复杂度分析,然后根据其分布直方图,结合睡眠各时相特点,对睡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利用重心频率和复杂度分析可以很好的区分出大鼠清醒期(Waking)、非快动眼(NREM)睡眠期和快动眼(REM)睡眠期三种生理状态,与人工分析比较符合率达85%以上,并且后者......
作者:苏松;张恒义;郑筱祥 刊期: 2003- 08
-
大鼠脑片损伤模型和新型定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不同性质脑损伤实验模型和一种方便、快速、灵敏的定量评价方法.方法制备大鼠皮层和海马脑片,检测活性后,分别接受缺氧缺糖(OGD)、谷氨酸、过氧化氢(H2O2)损伤,氯胺酮、D-AP5、异丙酚预处理,随后与TTC溶液共同孵育,有机溶剂抽提,酶标仪测定OD490值,同时测定孵育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结果室温下恢复孵育90min后,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层可记录到群体峰电位.随着OG......
作者:薛庆生;夏梦;于布为;王泽剑;陈红专 刊期: 2003- 08
-
发热过程中体温调控信号的转导模式
在发热过程中,脑内温控核团接收3条途径的信号:神经介质传递信号途径,体液介质介导信号途径和脑内其它神经核团传递信号途径.温控核团对接收到的三方面信号进行综合,确定是否发热及发热的程度.解热药可以通过阻断或改变这些传入信号的内容而起到解热的作用.......
作者:邢东明;赵玉男;丁怡;王伟;杜力军 刊期: 2003- 08
-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活性调控与细胞炎性损伤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protein-coupledreceptorkinases,GRKs)不仅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GPCR)磷酸化、介导受体脱敏,使信号效应降低或消失,而且也调节G蛋白和靶细胞骨架,同时它还受到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肌动蛋白和细胞内第二信使钙离子等调节.组织细胞表面存在多种GPCR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组胺受体、凝血酶受体等,介导炎性介质所致细胞......
作者:王应灯;孙耕耘 刊期: 2003- 08
动态资讯
- 1 蝙蝠葛碱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
- 2 毛冬青甲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 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 4 NO对红藻氨酸癫痫发作和IL-6表达的影响
- 5 壳聚糖包覆姜黄素脂质体体外释放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 6 组胺在机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 7 杨梅素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
- 8 顺铂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及其与凋亡相关蛋白的关系
- 9 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微量测定方法及应用
- 10 二联活菌洁阴泡腾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实验研究
- 11 不同间隔时间冰片处理对大鼠栀子苷脑靶效应的影响
- 12 靛玉红衍生物PHⅡ-7促进sTRAIL对乳腺癌细胞及其耐药株杀伤的机制研究
- 13 吡格列酮对STZ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 14 蟾酥活性成分协调索拉非尼通过下调Akt/NF-κB信号途径抑制肝癌HepG2细胞生长
- 15 双侧嗅球切除对小鼠行为、海马神经递质及抑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16 杜鹃素通过降低Cx43的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
- 17 肢体缺血预适应保护远隔组织器官的应用研究进展
- 18 三氧化二砷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 19 藻酸双酯钠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L-型钙电流的影响
- 20 山茱萸提取物对慢性肾炎小鼠的药理作用及蛋白质组学效应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