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是国家最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和论文评价的文献源期刊之一,影响因子和被引总频次位居全国药学类期刊前列。是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优秀期刊和华东地区最佳期刊。被国际上CA、JA、EM、IG、BA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从1999年起接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6—2013年受到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示范项目资助;2006-2013年因影响因子列药学类期刊第一名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本刊请将论文发到zgylxtb8@163.com并按自动回复办理即可。本刊2012年最新论文查询请见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lxtb.aspx和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ylxtb.aspx”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9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86/R

邮发代号: 26-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978
  • 国内刊号:34-108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脑缺血再灌致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造成脑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持续神经细胞损伤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所以,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对于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显得尤为必要.已有研究表明,甘草酸二铵为18α-甘草酸的铵盐制剂,具有很强的抗炎、抗过敏、保护膜结构和免疫调节作用[1].本实验则进一步研究了甘草酸二铵(DG)对缺血再灌注致脑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亚军;陈金和 刊期: 2005- 01

  •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W256瘤细胞引起大鼠骨侵袭抑制作用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肿瘤细胞发生侵袭和转移的早期病理过程是突破基底膜,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有研究报道[1],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我们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tobalflavoneofscutellariastemandleaf,TF)对大鼠Walker256的抗癌作用,发现该药确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作用.......

    作者:刘金霞;王立平;徐晓惠 刊期: 2005- 01

  • 蛋白酶体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

    蛋白酶体对肿瘤生长相关蛋白的降解起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已成为一个新的抗癌靶点[1].特异性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在体外和小鼠肿瘤模型中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目前已在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1].寻找特异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关键是建立特异、简便的筛选模型.我们根据荧光底物Suc-Leu-Leu-Val-Tyr-AMC在SDS活化的蛋白酶体作用下发生水解,释放出具......

    作者:米毅;张建新;李英;楼丽广 刊期: 2005- 01

  • 大鼠肠系膜淋巴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及鉴定

    目的建立分离大鼠肠系膜淋巴管的技术及其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并证实体外培养的大鼠肠系膜淋巴管内皮细胞具有合成一氧化氮及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能力.方法利用手术显微镜及显微手术器械分离大鼠肠系膜淋巴管,采用植块培养法进行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并传代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鉴定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及一氧化氮合酶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肠系膜淋巴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测定一氧化氮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肠系膜淋巴管内皮......

    作者:杜智敏;刘晔;杨宝峰 刊期: 2005- 0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