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是国家最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和论文评价的文献源期刊之一,影响因子和被引总频次位居全国药学类期刊前列。是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优秀期刊和华东地区最佳期刊。被国际上CA、JA、EM、IG、BA等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从1999年起接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6—2013年受到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示范项目资助;2006-2013年因影响因子列药学类期刊第一名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本刊请将论文发到zgylxtb8@163.com并按自动回复办理即可。本刊2012年最新论文查询请见http://c.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lxtb.aspx和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zgylxtb.aspx”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9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86/R
邮发代号: 26-5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2005);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2006-2011);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3);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08,2011连续2届);RCCSE权威期刊药学类连续三届第一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近年来均列我国药学类期刊第一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978
- 国内刊号:34-1086/R
- 出版周期:月刊
-
白及非多糖组分的止血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明确白及非多糖部分的止血作用,初步了解其止血机制。方法白及95%乙醇提取物上D101大孔树脂,经水洗脱后,用80%乙醇洗脱得到不含多糖的80%乙醇组分(BS-80EE);以小鼠全身肝素化的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为指标考察BS-80EE的止血作用;以二磷酸腺苷(ADP)为诱导剂,采用比浊法观察BS-80EE对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通过考察BS-80EE对大鼠凝血酶时间(TT)......
作者:赵菲菲;杨馨;徐丹;董莉;李靖;王永林;廖尚高 刊期: 2016- 08
-
炎症应激通过激活 mTOR通路诱导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应激是否通过激活mTOR通路,增加SCAP/SREBP2表达,干扰SCAP/SREBP2负反馈调控,增加THP-1巨噬细胞对非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摄取,导致泡沫细胞形成。方法诱导分化成功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4h后,分为对照组(5mg?L-1LDL)、炎症刺激组(5mg?L-1LDL+200μg?L-1LPS)、炎症+雷帕霉素组......
作者:赵爽;叶强;李涛;范忠才 刊期: 2016- 08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激动可通过抑制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磷酸化、炎症反应,调节突触可塑性,以及与Akt/蛋白激酶B通路共同作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认知功能障碍。该文就SIRT1与A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董世芬;张胜威;孙建宁 刊期: 2016- 08
-
FOX家族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在肿瘤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在肿瘤的侵袭转移进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但由于EMT复杂的信号通路和未尽阐明的分子机制,治疗EMT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但多种研究也证实了EMT并非是不可逆转的过程。近年来对叉头框转录因子(FOX)基因家族在EMT中的研究,显示了其在肿瘤转移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综述了FOX基因家族介导的EMT过程......
作者:蒋宗胜;阮君山;王少明 刊期: 2016- 08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尽管现在许多治疗该疾病的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但是仍然有许多病人不能被治愈,尤其是那些晚期的病人,所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尤其是快速逆转是非常有必要的。近二十年来关于动脉粥样硬化逆转的研究获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晚期斑块的快速逆转方面,找到了一些新的机制,包括巨噬细胞的迁移、巨噬细胞的极性转化以及血脂变化与巨噬细胞之间的关系等。这......
作者:王姗;孙桂波;罗云;孙晓波 刊期: 2016- 08
-
核酸氧化损伤修复酶 MTH1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MTH1酶属于Nudix水解酶,具有清理细胞核苷酸池内氧化嘌呤核苷酸,防止核酸氧化损伤的功能。多项研究表明MTH1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抗衰老等,尤其是抗肿瘤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有望成为抗肿瘤药物的新靶标。近年国内外有关MTH1酶抑制剂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该文概述了MTH1酶的转录和翻译、结构特点、催化机制、应用等各方面信息,特别是对其各类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作者:康从民;王晓丽 刊期: 2016- 08
-
靶向 CD123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新进展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常见的、死亡率高的一类白血病。在过去的40年里,尽管人们对于AML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与其他血液肿瘤相比,AML的治疗并没有明显的变化。CD123是AML相关抗原,高表达于白血病干细胞,低或不表达于正常造血干细胞。作为治疗AML的潜在治疗靶点,近期靶向CD123+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已经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
作者:张家奎;阮燕洁;王会平;翟志敏 刊期: 2016- 08
-
乳腺癌免疫治疗新策略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乳腺癌治疗以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为主。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领域。该文对肿瘤疫苗、双特异性抗体、检查点抑制剂及共刺激分子激动剂等乳腺癌免疫治疗新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虞林玉;李慕鹏;旷达彬;张聪敏;陈小平 刊期: 2016- 08
-
亚砷酸钠对SH-SY5 Y细胞生长和3 MST表达的影响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恶性程度高,手术加化疗的方案对于侵润性的神经母细胞瘤效果不佳。砷,俗名砒霜,很早被用来治疗急性粒性白血病。现在发现砷对神经母细胞瘤、胶质瘤,以及来源于肝脏、前列腺、肾脏、子宫颈和胆囊等固体肿瘤也有效[1]。然而,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有报道,肿瘤细胞H2S合成酶表达上调[2]。那么,砷是否可通过下调H2S合成酶的表达发挥抗癌作用?本实验采用SH-SY5Y......
作者:聂杨;王念;徐国强;潘际刚 刊期: 2016- 08
-
瓜蒌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瓜蒌是一味止咳化痰平喘中药,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于瓜蒌皮药理作用的研究[1-3],因此,本文采用全瓜蒌考察其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期为全瓜蒌的深入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张腾;张艳军;庄朋伟;张密霞;王子璇;秦袖平 刊期: 2016- 08
动态资讯
- 1 活性氧对蛋白激酶和基因表达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 2 Phenylphthalazines化合物PU1424的利尿作用分析
- 3 葛根素抑制人成骨样MG-63细胞分泌IL-6的分子机制研究
- 4 肠道微生物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5 阿尔采末病Aβ多肽基因的高效表达及纯化研究
- 6 siRNA沉默β-arrestin2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
- 7 NO/cGMP信号通路在鞘内吗啡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8 甲磺酸加替沙星与加替沙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比较
- 9 miR-181 a对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调控作用的研究
- 10 奥丹西隆对小鼠吗啡身体依赖性的影响
- 11 舟山眼镜蛇毒心脏毒素-13的纯化、活性及尼群地平对其作用的影响
- 12 星形胶质细胞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M1、M3、M5亚型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13 不同疗程阿仑膦酸钠对去卵巢大鼠骨骼的影响
- 14 大蒜素抑制人肝癌细胞中VEGF mRNA 表达的研究
- 15 黄芪甲苷与苄达赖氨酸合用对抑制大鼠肾系膜细胞外基质增生的增强作用
- 16 人参皂苷Rg1对寡聚肽Aβ1-42增加JNK活性及诱导凋亡的影响
- 17 异甘草素抗肿瘤活性及初步机制研究
- 18 果糖二磷酸钠对大鼠心肌缺血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 19 神经干细胞提取与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
- 20 六味五灵片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